全國免費咨詢熱線:4000151419

【參同書院】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 | 清靜為天下正,初解《清凈經》

  • 2022-09-23 17:30
  • 來源:http://www.ztia.org

說起《清靜經》,很道友都能背出全文來,它只有短短的四百來字,卻是道教徒早晚課的重要經典。它教人“如何清靜,漸入真道”,教我們認識大道的本質,超脫七情六欲所造成的短視、主觀去修學悟道,從而指向無私并且圓滿的應對一切人與事的清靜境界。

為什么要達到清靜境界呢?因為清靜是道的本性,也是天地萬物的本性。所以《道德經》中說:“清靜為天下正。”《清靜經》指出:“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”人能達到清靜境界,那么人就能體悟道的內涵,“與天地合其德”,所作所為自然與天地間的客觀規律相符合,凡事都得心應手,好像天地萬物都來歸順自己一樣。

常守清靜,最終就能達到我們修道的目的:與道合一。

然而,現實生活中,包括我們的修道過程中,我們往往發覺要保持一顆清靜之心,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啊!那么是什么擾了我們的清靜之心呢?


《清靜經》里有這樣一段話:夫人神好清,而心擾之;人心好靜,而欲牽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靜;澄其心,而神自清;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滅。

這段話的意思是:人神是喜好清虛的,但人心常常騷擾它;人心是喜好安靜的,但各種欲念常常去勾引它。如果能把這些欲望都排遣出去,心自然就能安靜,心一安靜神就能清虛。


也就是說我們的本性與它對外反應作用的心靈原本都是清靜的,只因我們受外境的牽動,控制不住心猿意馬,而引發七情六欲,使得我們脫離了我們的本性,所以個人的經驗中才會有這么多的煩惱紛擾,以致使我們遠離了清靜境界。從這段話里,我們可以看出,是什么擾了我們的清靜呢?不是別人,是我們自己,是我們自己的欲望擾了我們的清靜之心。

相關文章
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及內容不涉及醫療范疇,不能代替專業的醫療建議、診斷或治療。本站提供案例僅為學員真實反饋,訪問本網站者不要完全依賴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滿足自身醫療需求。

Copyright ? 參同書院 All Rights Res|技術支持: 東方丹道養生開發研究院

< 滬ICP備2021024457號-1

在線客服

在線咨詢

課程咨詢

公益計劃

免費咨詢:
400-015-1419

掃碼領劵
學習微課

凤凰彩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