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免費咨詢熱線:4000151419

哲龍先生歸位參同書院,正式出任書院院長

  • 2022-05-10 18:53
  • 來源:http://www.ztia.org

2022年5月9日,哲龍先生正式加入參同書院,并任職參同書院、東方丹道養生開發研究院兩院院長。哲龍先生的加入,標志著參同書院在經過近一年時間的醞釀與積淀后,正式揚帆起航。

參同書院的誕生,可以說,是源于三個男人的情懷與夢想。

哲龍先生少年入道,青年學醫,至今行醫已有近四十年。作為針刀醫學創立者朱漢章教授和軟組織外科學宣蟄人教授的弟子,早年,哲龍先生倡導“國人用國醫”,提倡“中醫為體,西醫為用”,親身實踐探索一條中醫的現代化臨床應用之路。經年懸壺濟世,哲龍先生長期于江蘇、上海兩地執業,曾在上海國賓醫療中心坐診,亦曾遠赴海外,與俄羅斯、土耳其等國的多家醫療機構合作,為外國元首和高端客戶服務。妙手仁心遐邇聞名,回春之術有口皆碑。


image.png

多年臨床經驗讓哲龍先生,生出無數感悟。新中國的醫療體系建立過程,堪稱篳路藍縷。早年,數百萬扎根基層的赤腳醫生,在最初填補了鄉村醫療需求的空白;而今,中國的千人醫生比例達到了2.4,略低于美國。能夠為十四億人提供這樣的醫療服務,完全稱得上一個奇跡。

但與此同時,關于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的問題,也確實存在。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,大醫院的大醫生同時擔負著教學、科研、臨床等工作,分身乏術;與此同時,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生則缺乏鍛煉,無法獲得成長。完善分級診療制度,自然是一種方案,但哲龍先生著眼臨床一線,認為這個問題,其實有另一種解題思路。

中國人,尤其是老一輩的國人,其實并不太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。小病靠扛,小痛靠熬,輕易不會去醫院,更不用說自己花錢每年定期體檢。這就導致,很多人扛不住熬不過了,才去醫院,而往往到這時候,小病熬成了大病,大病變成了重病,地方上的普通醫院無力治療,只能去往大城市尋求更好的醫療資源。

如果,在剛生病的時候就去醫院呢?如果,能定期體檢及早發現病因呢?甚至,更進一步,如果平時就注重養生,不讓疾病有可乘之機呢?

魏文侯問扁鵲曰:“子昆弟三人,其孰最為善醫?” 扁鵲曰:“長兄最善,中兄其次,扁鵲最下。” 魏文侯問:“可得聞耶?” 扁鵲曰:“長兄于病視神,神未有形而除之,故名不出于家;中兄治病毫毛,故名不出閭。若扁鵲者,镵血脈,投毒藥,副肌膚間,閑而名出,聞于諸侯。”

《鹖冠子·世賢》中《魏文王問扁鵲一篇》,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:扁鵲三兄弟都是醫生,扁鵲因為擅長治療絕癥,而成為當時名醫;扁鵲的二哥擅長在病初起時治病,故而名聲不出鄉間;而扁鵲的大哥,往往看看別人,就知道別人會得什么病,隨手調理了,故而除了家里人,并沒人知道,他才是三兄弟中醫術最好的一個。


image.png


這種思想源于中醫第一部成文典籍《黃帝內經》,《內經》認為:“上醫治未病,中醫治欲病,下醫治已病。”這種思想在中醫發展的歷史中貫穿始終:中醫將人體看做一個整體,人生病是因為局部的“失衡”,用各種方式讓人體回歸天然狀態的平衡,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案。

“治欲病”的是“中醫”,“治未病”的是“上醫”。哲龍先生想要做一個“治未病”的醫生,把真正的健康長壽,帶給每一個中國人。這是一幅恢弘的藍圖與宏圖,也是一份偉大的事業與功業。

如何“治未病”?不向他求,燦若星河的東方智慧,數千年前,先賢早就給出了答案。

養生。

魯迅先生說,“中國根柢全在道家”,作為中華民族原生文化的根,國人面對的很多問題,都可以在道家的典籍中找到答案。道家貴生、樂生、全生、養生,注重高質量的生命過程,追求健康長壽,這種思想亦深深影響到了道醫。

哲龍先生于行醫過程中,搜羅各類民間祖傳秘方,歸納成為十九類疑難秘方;循道醫醫理、臨床實驗整套獨家醫方;開創點穴運動療法、本能排石法。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,很偶然又幸運地,得到了傳承至今保留完整的一份道醫傳承。尤其養生一道,著實堪稱瑰寶。

學成有益,經世致用。哲龍先生想把源于道醫傳承的養生之法,帶給普羅大眾;讓每個人,都可以健康長壽。阿志大師兄作為哲龍先生的弟子,則有“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”的發心。而在解放日報集團做了十年媒體人,又投身房地產行業在商海里奮斗十余年的伍注意先生,則切身體會到了養生的益處,余生,愿意把養生做成一份事業、一份功業。參同書院,就在三個男人的一次促膝長談之后誕生。


image.png

左:書院創始人伍注意先生

中:書院院長哲龍先生

右:書院總經理阿志大師兄


如今,不再有凡塵俗務牽扯的哲龍先生,終于可以正式加入參同書院。有了這一位靈魂人物的加入,參同書院鼎足完備,必將迎來騰飛之路。把養生的觀念帶給國人,把健康的身心帶給國人,把長壽的期盼帶給國人,這份事業與功業,值得哲龍先生、阿志大師兄和伍注意先生奉獻余生,也值得每一位參同書院的伙伴奮斗一程。

“沒有全民健康,就沒有全面小康。”這是一份利國利民的事業。我們期待著這樣一個“人人練功養生、人人健康長壽”的中華盛世,可以早日實現。


相關文章
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及內容不涉及醫療范疇,不能代替專業的醫療建議、診斷或治療。本站提供案例僅為學員真實反饋,訪問本網站者不要完全依賴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滿足自身醫療需求。

Copyright ? 參同書院 All Rights Res|技術支持: 東方丹道養生開發研究院

< 滬ICP備2021024457號-1

在線客服

在線咨詢

課程咨詢

公益計劃

免費咨詢:
400-015-1419

掃碼領劵
學習微課

凤凰彩票